2023年1月5日,在我校原“钟山学者计划”首席教授、我院原院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原院长王思明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由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和《中国农史》期刊编辑部共同发起,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8楼会议室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王思明教授追思会暨《王思明文集》讨论会。
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同步进行。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荣顺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馆长董维春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点点长盛邦跃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复旦大学王建革教授,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山东农业大学孙金荣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胡发贵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惠富平教授、施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郭爱民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朱世桂研究员、包平教授、胡燕教授、丁晓蕾教授、蒋高中研究员、沈志忠教授、夏如兵副教授、姜萍教授、李明教授,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师生代表,以及王思明教授的亲友、学生,怀着悲痛的心情,深切缅怀王思明教授杰出的学术贡献和精神风骨。
会议由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卢勇教授主持,下午2点半正式开始,全体人员起立默哀,以表达对王思明教授的追思悼念。
第一议程是王思明教授追思会。吴荣顺书记首先开场致辞,高度评价了王思明教授辉煌的一生,指出:王思明教授的离世,是整个农史学界、教育界和我校、我们农史学科的重大损失。王思明教授长期深耕农业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致力传承、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业文化,是当代农史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杰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带领农史学科建设开启新篇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学科领头人;二、积极推动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走向世界,为农史研究国际化作出了开创性工作,是国内少有的能够与国际学术界对等地无障碍交流的学者;三、注重培桃育李、因材施教,开展交叉研究,为农史学科培养大批学有所成的学生弟子,保留和传承了农史研究的火种。最后,吴书记提出愿景,希望王思明教授的同行、弟子以及后学们能够承其遗志,推动南农农业史事业扬帆奋楫、再创辉煌!
董维春副校长以《继往圣绝学 开农史新风》为题,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与王思明教授相识、相处的经历。他表示,王思明教授的早逝,是中国农史界的重大损失!去年突闻噩耗,惊愕万分,当天一直沉浸在追思之中,并写下一首《忆秦娥·悼王思明兄》以寄托哀思。与王老师初识于1992年春,30年来交流频繁,讨论主题重点集中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农耕文化、“李约瑟之问”、发挥农史学科教师在全校教学中的作用、促使农科学生对中国及世界农业文明有概貌性的了解等方面。近几年则共同致力于推进了以下工作:一是《世界农业文明史》课程建设,二是《中华茶通典·茶通史典》编写,三是推进文化遗产本科专业建设,四是推进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建设,五是关于“李约瑟之问”的讨论。
孙小淳理事长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对王思明教授的猝然离世再次表示了无限悲痛和深切哀悼。他指出,王思明教授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十届理事会党委委员、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科学技术史),对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思明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农业史、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文明史研究,在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他带领全国农史研究者开展学术交流,为推动中国农业史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王老师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多项,成果卓著;治学严谨,为人正直;提携后学,桃李满园;献身学术,鞠躬尽瘁。孙理事长回忆了与王老师的交往历程,认为王思明教授的离去,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界的重大损失,勉励大家永远铭记他的学术贡献和学风道德,把科学技术史事业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研究作贡献。
樊志民教授回忆了与王思明教授的绵长情谊,他说:“我与思明既有师生之谊又有同学之情,在数十年的交往中心存默契、情同手足。思明在西农工作学习时,我曾给他上过课。在南农读博时,我们又在同一师门、同一寝室,他在生活与学习中曾多予我关照与帮助……正是在我与思明执掌两家农史机构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搭建起两校学术沟通交流的桥梁,凡遇学术交流与项目评审,必将积极配合鼎力相助。南农的校训是‘诚朴勤仁’,思明的生性在某种程度上讲完全契合了这一精神……他有主见、能扛事、敢负责,也成就了他的学术、涵养了他的德性、秉持了他的气节。”并且再次强调王思明教授是当代农史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个人的学术成就是巨大的。他在南农农史学科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他是中国农史学者中少有的几位能与世界学术界对等地无障碍交流的专家学者之一;他扶持培养了众多的农史人才,桃李满天下;他由万国鼎先生的“红本本”到活态农业遗产调查与专业设置,构筑起完整的传统农业遗产研究与保护体系。王思明教授的早逝,是中国农史界的重大损失!
孙金荣教授详细回顾了与王思明教授交往的点点滴滴,表示幸与王思明先生有十年交往之情。2012年9月12日,在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成立大会上,王思明教授受邀进行主旨报告,由此相识。王老师对山东省农业历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十分的关心和帮助,每年都会前往山东农业大学主持研究生学位答辩。王老师尤其关注山农的师资队伍建设,常常一起畅谈农史学科建设发展。2017年,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年会召开,王老师高度赞赏山东的农史学科建设,表示全力支持山东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硕士点建设;并精心准备了演讲PPT,作了题为《中国传统农业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学术报告,强调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字字句句,言犹在耳。
作为王思明教授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沈志忠教授情真意切地回忆了自己追随王老师学习研究的经历,表示与王院长结缘是大家一生的幸运。王院长英文极好,可以字正腔圆地演唱英文歌曲,美国著名的乡村音乐《乡村之路带我回家》(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是老师生前最爱。沈教授慨叹,王院长猝然离开后,农史研究的很多领域会出现学术空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填补。
随后,王思明教授弟子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尹北直副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刘馨秋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瑞胜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羽坚分别进行了追思发言。
在自由发言阶段,胡发贵研究员、郭爱民教授、惠富平教授、李昕升副教授等先后表达了对王思明教授的深切追思之情。
第二议程是《王思明文集》讨论会。主编沈志忠教授首先介绍了文集编纂的概况,然后由各部分负责人分别介绍文章、证书、照片等材料的收录标准和情况。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李日葵介绍《王思明文集》编撰、出版相关事宜。之后,与会代表对《王思明文集》草稿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盛邦跃教授作了总结发言,指出王思明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建树,在人格上有着非常高的精神境界和独特魅力,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尊敬与怀念。王思明教授一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是受人尊敬的大学者、好老师。他热爱教育事业,献身农史研究;关爱学生,无微不至;培桃育李,循循善诱;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为学术与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作为我国当代农史学界的领军人物,他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智慧都倾注在这片土壤。王思明教授是我院令人敬佩的好领导。在他主持农史学科工作近20年时间内,先后组建了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建立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南京农业大学美洲研究中心”、江苏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等机构,与欧美、东亚等多所高校共建了多个国际交流平台。王思明教授光明磊落,鞠躬尽瘁,为学术事业奋斗一生。他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让我们永远不能忘怀,激励我们踔厉奋发,赓续前行。最后,盛书记提出,希望各位同仁继续王思明教授的学术精神,让农史事业代代相传,枝繁叶茂,共同谱写属于南农科技史的新时代篇章!
(供稿/刘启振,编辑校对/吴昊,审稿/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