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第二届农耕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研讨会在高淳桠溪中国民间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南京市文联、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由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江苏省民间文艺研究院、中国民间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承办。
本次研讨会历时两天,五个场次。来自中国社科院(毛巧晖)、清华大学(刘晓峰)、东京大学(菅丰)、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岛村恭则)、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王晓葵、唐忠毛)、厦门大学(彭兆荣)、上海大学(黄景春)、南京农业大学(季中扬、朱世桂)等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多个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着“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功能”“农耕文化遗产历史与现状”“二十四节气传承与传播”以及“农耕文化遗产与艺术、媒体”等议题进行主题发言、讨论。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的硕士研究生全程听会,认真学习各专家学者关于“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遗产”等相关知识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十分感谢南京农业大学为学生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9月23日上午8:00会议举行开幕式,由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季中扬教授主持,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杨旺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炜进行领导发言致辞。南京市文联副巡视员张跃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谷正宏出席会议。
上午8:40,主题发言正式开始。发言由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季中扬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晓峰主题发言的题目为《二十四节气与古代山川祭祀——以五岳祭祀为核心》。“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是有关中国古代时间文化最重要的知识点”,他从二十四节气与五岳祭祀的诸多史料中入手,分析了节气结构与古人行为的内在节奏。
厦门大学教授(一级岗)、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缔约国政府间特别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代表彭兆荣教授主题发言的题目为《论农耕文化遗产与田地景观》。发言之初,彭教授肯定了刘晓峰教授“中国的时间和空间是在一起的”的观点,并通过嵩山以“天地之中”申请世界非遗的故事告诉大家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和宇宙观、空间观联系在一起的。他指出,中国的田不仅是中国人的生计,是政治制度,而且是国家,是宇宙观,所以年轻的这一辈孩子们,千万不能轻视和忘却你脚下这片田地。他批判了当今的城镇化,城市始于田地,城镇化对农田的破坏使人们远离了土地、远离了家园,任何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如果不建立在保护土地的基础上,都是忘了根本的。彭兆荣教授还举例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认为中国不能一味的追求田地景观化,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他还对“休闲旅游”的“休闲”进行解释。最后彭教授借用费孝通的观点,中国是离不开乡土性的,任何乡土景观、城邑景观、政治景观离开了乡土,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中和。并指出现在的民俗学者的问题:“现在的学者经常忘掉眼前的民俗是什么,而去追寻挂在空中的事。例如田,过去的田是什么样;现在的田是什么样;山地的田是什么样;平原的田是什么样;田被赋予怎样的含义;农具是什么样;现在的农具谁在保护?应该关注农耕文明最细小的东西,这恰恰是最根本的道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的主题发言题目为《江苏省汉画像石与农业文化遗产》。田教授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主题:为什么会飞的是老牛?通过对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汉画飞牛图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飞牛是汉画像的普遍主题(少见飞猪),所以民间牛郎飞起来故事有神话母题基础;飞牛是一种期盼,比较符合农民增加效率的心愿,骑牛追女人,更是农家小伙的理想。其次,他从民俗学角度深入讨论了牛郎织女的江苏叙事。
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菅丰教授发言主题是《农耕文化遗产与现代民俗学——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申请活动为例》。菅丰教授以其偶然参与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申请活动为例,向大家分享了他在其中所做的工作,并总结了民俗学者是如何应对“遗产”的相关动态:要么是不假思索、无意识地参与文化保护政策,要么是学术界内部闭塞的学术思维式的批判。他认为:遗产时代的民俗学者应成为植根于地方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适应性管理的主体。
同样来自日本的关西学院大学岛村恭则教授主题发言题目为《ICH以前·以后·以外--以“彩车巡游”节庆活动为例》。岛村教授为大家讨论了以日本“岸和田乐车祭”为代表的充满生命力、极具人气的祭典活动,不被日本“国家指定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衍生问题。
到此,第一场主题发言完毕,专家学者们就以上的发言做了半小时的专题讨论。
当日下午两点,以“二十四节气内涵与功能”以及“农耕文化遗产历史与现状”的圆桌会议正式开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方云博士主持会议。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赵李娜;南京大学博士生陶赋雯;南京农业大学朱世桂教授;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院余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葵;上海大学教授黄景春;南京农业大学师资博士后冯志洁先后做了重要发言。
南京农业大学赵李娜教授做了题为《稻作、定居与原始时空观:新石器时代“太阳-鸟”艺术母题与节气观念发轫关联蠡测》的专题讲演。赵教授指出学界对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及深刻内涵的研究已进入较为成熟之阶段,然仍有可以进行延伸探讨之处。她选取史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几类“太阳-鸟”艺术母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出土遗址、社会背景及文化场域的分析与探讨,认为此类艺术母题在南方江淮流域的原初发生与丰富内涵,有着特殊的生业与社会背景,正因为原始稻作生业的精耕细作需求以及定居生活的稳定,使得新石器早中期人类萌生了最早的“天象-气象-物候-农事”合一的原始时令知识,此即为史前节气观念的最早萌发阶段。
南京大学博士陶赋雯发言主题为《日本“二十四节气”中的民俗内涵与仪式表达》。陶女士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来叙述日本“二十四节气”中的民俗内涵与仪式表达,并提出了三个思考:传承危机与影像表达;传播和承载方式变迁;艺术的原真性保护。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朱世桂教授发言题目为《小议节气余茶文化生活的互动》。她认为,作为“中国符号”的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镌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印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其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不如古代显著,但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却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二十四节气”与国人茶文化生活紧密关联,首先可使人们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地运用节气来安排茶园播种、移植、采摘、加工等,对推动茶叶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作用。其二,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顺应四时,根据节气变化合理安排饮食起居,才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饱含二十四节气养生智慧的饮茶文化,让茶人更加健康。第三,“二十四节气”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依时节轮序的茶事文化生活会超出茶的物质享用,实现人的精神休整和身体颐养,展开茶文化和谐、诗意生活的画卷。江苏南京属于江南茶区,四季分明,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衔接传统特色茶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非遗,必将使地方文化建设文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余悦的发言题目为《稻禾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生存》。余悦老师首先梳理了稻禾文化的特点,进而分析当代社会稻禾文化的变迁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为的影响等原因造成。阐述应该不违农时,按照节气安排农时,不违背自然。同时还为我们讲述了水神传统。他指出,稻禾文化和民间信仰相联系,雷神、雨神、牛神、虫神的出现都是基于农耕需要;科技的变化、农机机械化给农耕生产带来了便利。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王晓葵教授发言以《当代生活中“农”的再生产与消费》为题。王教授首先向大家阐述传统的“农”概念与现代的“农”概念的区别,他指出,传统的农业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农村指农民的生活、生产空间;农民指农业劳动者。现代的农业指全球化农产品生产的操作环节;农村是凋敝、观光化、城镇化、被神化、被美化的;农民变得市民化、非农化(不再是传承农业技术,农村生活知识的主体)。其次,他指出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这中间知识体系的转换,以及现代生活方式重建中饿“农”所具有的特点。最后指出在遗产化时代背景下的农耕文明,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三农”,而是在城镇化、现代化、产业化等当代语境中重新价值化、意义化和表象化的产物,在被重构的过程中,环保、生态、绿色、健康、养生等新的要素被赋予到“农”的各个领域。构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形成过程的核心内容。由此,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知”和生活技能,已经逐渐失去原有的实用性,在用新的话语体系被重构之后,“农”已经开始以新的方式重新嵌入人们的生活。对这个过程的民俗学式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上海大学教授黄景春做了《“农历”考辨》的发言。黄教授首先从传统历法的称说来介绍“农历”的来历,然后运用统计学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人们对“农历”的接受程度,其次列举了大量的文献来论证“农历”被否定的学说以及“农历”被实名的过程。最后提出“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一部分,从民国至今,都有人建议让二十四节气与农历脱离,改到西历中去,以为这样可以更好指导农业生产。这是不可取的。西历是阳历,二十四节气也是阳历,改动形同取缔。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价值,正在于它与阴历的结合,因为阴历不能表达太阳的黄道位置,不能反映季节变化,二者形成互补。通过转移二十四节气,掏空进而废弃农历,是陈旧思路。传统历法附着很多历史、宗教和民俗文化,寄寓丰富民族情感,是传统文化瑰宝,应珍视而不是毁坏它。
南京农业大学师资博士后冯志洁发言的题目是《明清以来太湖流域清明卜叶习俗研究》。冯博士通过文献研究生动的向大家重现了太湖流域清明时节的卜叶活动以及卜叶习俗的传承背景,得出卜叶习俗的特征和意义:1、卜叶习俗是生产经验累积的结果;2、卜叶习俗是巨大风险下的心理调适。清明卜叶习俗在很大程度上是百姓对于蚕桑生产与物候状况关系的总结,是经验累积的结果。叶市交易巨大的风险性、投机性令蚕桑户更加依赖于清明卜叶,卜叶给予蚕桑户极大的心灵抚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卜叶习俗对推进蚕桑生产规模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到此,一天的热烈发言结束。9月24日上午8:00开始,举行了以“二十四节气传承与传播”“农耕文化遗产与文艺、媒体”为主题的第四场和第五场圆桌会议。第四场会议又中国社科院研究院毛巧晖担任主持。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方云为大家做了题为《自媒体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的发言。方博士指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作为社会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建构,更为自主、灵活的记录与传播方式已日益被民众接受且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也可在自媒体环境中更为行之有效地进行多维度传播,这不仅有利于非遗保护,更利于深入挖掘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方博士以中国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二十四节气为例,对其在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环境传播特质与表现作一分析探询,并以此为借鉴,助力于其他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播、保护以及合理应用。
江苏连云港市文广新局副研究员徐洪绕发表的题为《非遗视野下二十四节气保护利用初探——以苏北为例》的演说,他从“二十四节气”价值、传承保护、合理利用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苏北地区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众多民俗事项,丰富且生动。
日本广岛大学博士生方兰做了《小考现代日本社会依然流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现象》的发言。方博士通过对现代日本社会依然流行的文学,童谣方面,和食方面,老龄社会对策方面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现象进行的考察和探讨,希望能对现代中国社会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带来一些经验性的分享,并且对我国今后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工作带来一点启发。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季中扬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从节气歌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的发言。季教授首先提出问题:二十四节气是继中医针灸、珠算后的第三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的“非遗”。与中医针灸、珠算不同,“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没有某种具体的技艺可操练,也没有特定的传承人,那么如何在当代社会对其活态传承呢?季教授认为“二十四节气”本质是一种历法知识,是一种传统的时间经验框架,是一种纯形式;农耕社会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填补在这框架中,构成其具体的内容,各种歌谣、谚语是其存在的具体形态;当代各种新编“二十四节气”歌谣是“二十四节气”遗产的活态传承。季教授最后给出结论,二十四节气原本只是历法知识,但民众将其作为表达生产、生活经验的叙述框架,容纳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内容,以节气歌、谚语等形态创造出内容丰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城市化、人口流动、村庄拆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节气歌、谚语丧失了固有的传承空间与传承主体,二十四节气作为“非遗”,其活态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从各种新编节气歌来看,二十节气的节气歌、谚语等文化形态在民间仍然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二十节气作为“时间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一是可以继续为各种种植、养殖业提供时间节点;二是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确立时间节点。新编节气歌其实是民众在社会现代变迁过程中,不断调适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过程中,对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再创造,是对二十四节气“非遗”的活态传承。
第五场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赵李娜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教授以《十二辟卦与二十四节气——阴阳卦气说对中国农业气候及岁时养生的影响》为题。唐教授首先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上古先民对自然天象与相应气候的感知与认识,其与差不多同时代的《周易》、以及“天干”“地支”记时方法在思维特点上都有某种共通性——那就是“观物取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上古时期的重要思维特征之一;然后论述了“十二辟卦”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其次谈到节气、阴阳与岁时养生;最后谈到节气、阴阳与民俗的联系。二十四节气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时间制度,而更是一种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并在传统中国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与节气相关的这种民俗也总与阴阳观念密不可分。遵循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围绕着这一阴阳天道信仰, 而确立了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而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安排,因此形成了特定节气时令的信仰、禁忌、仪式活动。而古代这些仪式与民俗在官方与民间均得以展开。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毛巧晖发言题目为《仪式空间与民间叙事的重构——微信时代清明节习俗的变迁》。她指出,在城市化过程中,清明节俗发了很大变化,“传统清明祭祖的仪式空间由户外转向室内,参与仪式的主体由个体家庭转为群体,仪式目的从传统的思亲报恩扩大到了具有公益性质的慈善事业。”可见“仪式空间”的改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而到了微信时代,仪式空间亦发生了相应变迁与重构。毛女士将传统仪式空间与微信祭拜的仪式空间、清明节传统叙事与微信中的清明节叙事举例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微信中对清明节的叙事,与国家话语表达基本一致,除了“节气养生”外,像 “先烈、传统文化、安保、环保”基本一致,但从中又能看到另一层面,即逐渐开始恢复了清明节的传统即节日与节气统一,户外活动为主,哀思与欢乐交融。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颖带来的发言题为《不止物哀 :日本赏花传统的生产美学化变容》。张颖教授讲述了她在一次日本访学期间认识到,在日本一年四季的赏花活动,成为日本区别于其他国家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赏花作为典型的“日本趣味”,被本国人和外来者普遍认可。于是她指出日本赏花传统的生产美学化变容一方面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转化为主体情感的关照——“物以情观”,高度重视个体直觉与情感体验在人的生存中的意义,以“美学化”的方式使之超脱于有限现实,另一方面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也回馈成为社会认识的独特方式——“物我同一”,从精神性象征意义出发,解决现实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推动对立面达成生命形式的统一和转化,并落实于整体化的生产实践中。
第五场发言完毕,给位专家学者就以上的发言进行了20分钟的精彩讨论。
至此,所有的专家学者发言完毕,历时两天一夜的“第二届农耕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研讨会圆满闭幕。(文/李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