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万国鼎学术报告:明清时期的大运河与苏北生态变迁

    发布时间:2019/12/02     访问次数:

      
      11月29日下午3点50分,南京大学的马俊亚教授莅临我院,在逸夫楼6046教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明清时期的大运河与苏北生态变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路璐教授主持,我院科技史、农村发展、法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老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路璐教授对马俊亚教授作了简单的介绍。马俊亚教授是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A类)以及南京大学重点学科专门史(区域史)带头人、在抗日战争协同创新中心任首席教授,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安徽大学特聘教授、聊城大学兼职教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研究所学术顾问等。他在《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了多部著作,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讲座伊始,马俊亚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组自己前往大运河实地考察调研的照片,并阐述了自己关于学术方面的一些感想。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原始民主体制与鲧治水的失败和集权体制的形成与禹治水的成功,并从国家统一与运河的关系、运河对不同经济带的连接和沿运河商业、贸易、运输等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等方面对秦至北宋的运河进行论述。之后,他又指出元代运河的四点局限性,分别是南北大运河的各种困难(如海拔)、河运的浪费、生态的影响和海运的兴盛。

      明清时期的大运河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马俊亚教授首先提出明清两代对河运的偏爱,并从国家考量、官僚利益、百姓得失和工程得失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在人类进入海洋时代时,运河把中国变为彻底的内陆国。之后,他又指出了河运的成本问题,重点以泗州城的沉没为例分析了其生态成本,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生态的变迁。最后,马俊亚教授对河运的政治、社会等影响做了总结,主要包括河务中的政治与官场生态、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农家社会生活的衰变等方面。
      讲座临近尾声之际,路璐教授高度赞扬了马俊亚教授的报告并向他的到来表示感谢。我院师生在聆听过这次学术报告后备受启发,积极向马教授提出水利史和环境史等方面的问题,马俊亚教授针对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

      此次学术讲座内容充实、气氛活跃,不仅使大家了解到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丰富了对水利史和环境史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学术思维,学习研究方法,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