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赵芳教授南农开讲:透视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性别与代际挑战

    发布时间:2025/04/28     访问次数:


    2025年4月25日晚,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6041会议室座无虚席,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座在此举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主任赵芳教授受邀担任主讲人,以“性别不平等与代际关系:变迁中的中国婚姻与家庭”为题展开深度剖析。讲座由戚晓明副院长主持,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思辨氛围浓厚。 



    赵芳教授结合多年研究,从家庭社区脱节、代际关系变迁、性别不平等等维度,揭示了当代中国家庭“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图景。调研显示,东部城市超六成儿童家庭邻里联系薄弱,社区服务不足;西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分工依旧,40.6%女性曾遭家庭暴力。

    她援引华北田野调查,指出父母为子女背债购房的“向下支持”与老年群体“能动自给、无力则居养老院”的“向上支持”并存,反映代际义务失衡与新家庭主义特征:青年在追求个人价值同时,仍依赖家庭应对风险。

    面对家庭原子化、离婚率攀升等挑战,赵芳教授提出“发展型家庭政策”框架,主张政府、社会与家庭协同发力。她呼吁社会工作者提供多领域、多层次服务,并通过社区重建激活家庭社会资本,“以信任与资源缓解家庭孤立”。



    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围绕“社会转型中的两性观念差异”“非主流群体权益”等议题与赵芳教授展开交流。赵芳教授回应称,社会工作者应以接纳为前提,尊重个体婚姻选择,并在政策和制度保障层面为年轻人创造弹性选择空间。戚晓明副院长总结时表示,讲座为理解中国家庭转型提供了多元视角,对社会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本次讲座通过学界与现实的深度对话,为理解中国家庭转型提供了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视角。与会师生表示,赵芳教授的剖析“既有数据的冷峻,亦含人文的温情”,为后续研究与实践开拓了新方向。

    供稿/ 刘欣雨,编辑/李嘉仪,校对/王誉茜,审核/戚晓明